向海自然保護區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保護區總面積1055平方公里,區內沙丘蜿蜒起伏,湖泊波光瀲滟,黃榆婆娑起舞,葦海碧波蕩漾,草原碧波萬傾。區內有各類珍禽293種,其中對保護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而被稱為“濕地指示物種”的鶴類就有6種。目前在世界上僅有的近2000只一類保護珍禽丹頂鶴中,就有70多只在這里繁衍生息。
向海的魅力在于“美在自然,貴在原始”。向海有“六大桂冠”: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森林和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評審為“具有國際意義的A級自然保護區”、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被國家人與生物圈委員會批準加入“中國人與生物圈保護網”、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吉林八景之“鶴舞向?!?。2015年,向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榮膺省級生態旅游示范區。這頂頂桂冠,讓人隔千里而遙想,越時空而情思。
“東有長白,西有向?!?,通榆向海已經成為吉林省重要旅游勝地,與名動天下的長白山景區爭光奪彩。
電視風光片《家在向?!?,曾在中央電視臺多次播放。并在第五屆桑迪歐國際生物保護電影節上,榮獲代表國家資格獎。1992年,李鵬總理把《家在向?!穾У绞澜绛h發首腦會議上播放。在外國人驚嘆聲中,向海,逐步走向了世界。2007年電視劇《永遠的田野》在向海取景拍攝完成,此劇為田野三步曲最后一部,于2010年3月在央視一套黃金時段向全國首播。以向海為主景地拍攝的、大量汲取了通榆特色文化和自然風光并充分展示了向海的原始自然之美的電視劇《我的土地我的家》,于2012年12月25日在央視八套晚黃金檔播出。
區內草原、湖泊、沼澤、沙丘、榆林、灌叢交錯相間,生境多樣,多種生物類型相互滲透。蜿蜒起伏的沙丘上,蒙古黃榆千姿百態,婀娜多姿;星羅棋布的湖泊中,蒲草叢生,蘆花搖曳;茫茫無際的原野上,綠草如茵,百花爭艷。多樣的植被,豐富的資源使向海成為百鳥繁衍生息的安樂窩和春秋遷徙的必經之地,引來候鳥安家落戶,生兒育女。候鳥在春秋季節停歇取食,養精蓄銳。向海是鷹飛鶴舞珍禽薈萃的百鳥園。
天工巧合的資源,形成了以丹頂鶴為主的濕地珍禽景觀,以蒙古黃榆為主的天然榆林景觀,以葦蕩蒲草為主的水生植物景觀,以沙灘泳浴為主的人文景觀,以“手把肉”為主的蒙古族民俗景觀,以蒼榆古廟為主的歷史遺跡景觀,以風力發電廠為主的旅游文化設施景觀。
報送單位 吉林省旅游局
報送人 閆福佳
吉林省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主辦
版權所有:吉林文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