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全國上下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共同戰“疫”。在疫情防控的過程中,精神文明建設的腳步從未停歇。面對今年疫情防控實際,精神文明建設戰線工作者充分發揮密切聯系群眾的實際優勢,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不斷匯聚文明力量,也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推動精神文明建設展現新氣象,開創新局面。
在抗疫實踐中大力提升社會文明程度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中央文明辦相繼印發《關于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有針對性地開展精神文明教育的通知》《關于在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中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的通知》《關于持續深化精神文明教育?大力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生活方式的通知》等,呼吁全國精神文明建設戰線同舟共濟、精準施策,在抗疫實踐中提升社會文明程度。
各地積極響應中央文明辦號召,多舉措扎實做好疫情常態化防控下的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廣東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及時推出疫情防控精神文明教育12條,通過普及健康知識、弘揚傳統美德、凝聚社會力量等,持續加強疫情常態化防控下的精神文明教育。上海市文明辦從強化志愿服務、講好城市大愛和城市溫暖故事等內容著手,引導廣大市民提升自我防控意識、樹立良好文明習慣。
在哈爾濱,南崗區文明辦在全區通過微信推送《致哈爾濱市志愿服務組織?志愿者的倡議書》《防控疫情?尊重生命?文明實踐“哈十條”》,積極組織志愿者、各級文明單位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并深挖廣推先進典型,在全社會營造良好氛圍?!叭珔^還因時因勢持續以‘疫情防控+文明創建’工作模式開展衛生整治等各類城市品質提升行動,以此為契機強化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蹦蠉弲^委宣傳部副部長陳濤說。
黃南州委宣傳部及時發布通知,倡導要深入細致地做好疫情防控各項工作?!包S南州做到了始終步調一致講政治、始終忠實履職講責任、始終守正創新講擔當、始終團結協同講作風”,黃南州委宣傳部副部長丁永平告訴記者,黃南州委宣傳部組織各級文明力量加強疫情防控宣傳引導;推進文明單位、文明校園等共擔責任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推進移風易俗、倡樹文明新風”活動等;強化宣傳陣地加強政策宣傳解讀,打造宣講隊伍結合中心工作講、基層黨建講、百姓期盼講、疫情防控講和文明新風講“五結合”的宣講模式,以宣講著力培育文明理念等?!跋乱徊?,黃南州將持續深入貫徹落實中央文明辦印發的系列文件精神,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繼續拓展創新精神文明教育工作,確保文明創建無死角、文明培育更常態、文明實踐廣覆蓋?!倍∮榔秸f。
在抗疫實踐中不斷探索文明建設新舉措
云上旅游足不出戶看遍美景,垃圾分類“搬”上云端,“公筷公勺”成為健康生活標配,文明實踐VR體驗館落地使用,線上直播讓百姓共享知識盛宴……在抗疫實踐中,為更精準有效地服務群眾、引導群眾,全國各地在推進精神文明建設時,善用數字賦能,善用新招實招,積極探索和落實疫情防控與精神文明建設相結合的創新方法和措施,統籌推進精神文明建設。
今年7月,酷暑難耐。家住綿陽游仙區的張女士在為如何防暑憂心時,收到了“直播游仙”APP及時發來的一條通知:“7月27日,綿陽市中醫醫院副主任中醫師冀亮博士將走進直播間開展以暑期防暑為主題的健康科普直播講堂,將從中醫的視角深入淺出的向公眾普及中暑及防暑相關知識,與網友在線交流、實時互動,現場答疑解惑,敬請關注?!?/font>
這場直播吸引了5442位網友觀看,在互動平臺上,網友直呼“真是太贊了,足不出戶就可以學習科學防暑知識?!毕襁@樣的直播,綿陽游仙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每月都會推出一期?!捌脚_建成以來,先后舉辦疫情防控、心理疏導、家長成長訓練營、書記帶貨、全民健康素養提升、文化品牌塑造、家風家訓、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宣講、黨史學習教育等網絡直播活動20余場,在線人數達40萬余人次”,綿陽市游仙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秘書長、游仙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相關工作負責人王千告訴記者,這些創新開展的線上活動,在有效助力疫情防控的同時,也更精準地服務了廣大群眾,讓疫情下的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更有“范兒”。
“現在家里的飯菜準備好后,會用公筷給家里的成員逐一分開;湯的話,會用公勺給每人盛一小碗?!北本讶釁^的李孝俊說,去年疫情發生以來,全家積極響應使用“公筷公勺”的號召,在家自覺踐行健康衛生的飲食新時尚。疫情暴發后,北京懷柔區及時在“八大用餐場景”大力推行“分餐制”“公筷公勺”,號召市民養成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最近的疫情警鐘更是讓“分餐制”“公筷公勺”進一步受到重視,全區使用“公筷公勺”的社會氛圍日益濃厚。
疫情防控期間,全國多地相繼發布倡議引導全民使用“公筷公勺”,如今,使用“公筷公勺”用餐已漸成一種文明新風尚。
進入河北秦皇島市玻璃博物館公眾號,點擊展覽資訊里的VR數字博物館,再滑動選擇虛擬展廳,就可以欣賞到精美的館藏文物……疫情防控期間,為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秦皇島市玻璃博物館推出了網上VR數字博物館,讓市民足不出戶就可以欣賞館藏文物,體驗玻璃文化。玻璃博物館的創新舉措是河北統籌推進疫情下精神文明建設的有益探索。疫情發生以來,河北各地旅游景區利用“互聯網+文旅”形式,依托網絡平臺,推出數字博物館、行走長城、網上非遺等線上文旅視聽內容和多場“云旅游”活動,讓廣大網民在線即可賞美景、逛展廳。
在抗疫實踐中持續提升公民道德素質
近段時間以來,全國疫情防控形勢再度嚴峻,為鞏固“零輸入、零確診”防疫成果,8月1日起,四川省資陽市樂至縣200多名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嚴格按照疫情防控重點場所“三個不進入”和“三有”要求,分批次值守在商場、超市、農貿市場、陳毅故里景區等人員密集場所,開展測體溫、查驗健康碼、勸導市民佩戴口罩等志愿服務;鄉鎮、街道辦事處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組織黨員、群眾志愿者進社區、進鄉村、進樓棟、進疫苗接種點,開展返鄉人員排查、疫情防控知識宣傳等志愿服務;縣疫情防控指揮部抽選16名大學生志愿者,協助開展大數據篩查……烈日炎炎,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們不懼酷暑、任勞任怨、沖鋒在前,及時補充基層疫情防控力量,他們以無私奉獻的精神、耐心細致的服務贏得了廣大群眾的理解和好評,為全縣疫情防控貢獻出強大的文明實踐力量。
在全國各地,還有數不清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道德模范、身邊好人,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他們挺身而出,充分發揮典型榜樣的示范引領作用。在他們的影響和帶動下,公民道德素質不斷提高,全社會展現出團結一心、同舟共濟的精神風貌,為抗擊疫情凝聚起強大的精神力量。
8月4日一大早,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百步亭社區文卉苑小區核酸檢測點便開始了緊鑼密鼓的準備工作,“中國好人”沈勝文堅守在現場幫助維持秩序。去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武漢保衛戰打響,沈勝文第一時間下到社區參與抗疫?!敖衲?,我們不再慌亂,群眾也不再恐懼?!鄙騽傥恼f,一定要站好崗,才對得起群眾的這份信任。
全國道德模范、陜西省咸陽市道北中學語文特級教師呼秀珍8月4日在朋友圈發了一條關于防控疫情的內容,贏得了不少網友點贊。呼秀珍告訴記者:“全國道德模范是黨和國家在道德領域授予公民的最高榮譽,每一位道德模范都應該珍惜這份榮譽,做到名副其實,成為一面旗幟。我今年已經77歲了,一直聽黨話、跟黨走、沖在前,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我沒有退縮,也會積極帶動身邊的同事和朋友共同參與其中?!保ň裎拿鲌?記者?趙青?胡桂芳?李林晅?實習生?李國一)
吉林省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主辦
版權所有:吉林文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