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中國文明網“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報道推出“文明在哪里”主題采訪活動。8月27日,“文明在哪里”報道組來到了云南省曲靖市會澤縣,探尋這里的文明力量。
云南省曲靖市會澤縣街景。中國文明網記者路弘 攝
在云南曲靖,有一座國家級的歷史文化名城——會澤。印象中,這里歷史悠久、文化悠長、山川綺麗、鐘靈毓秀,但同時也是云南省27個深度貧困縣之一。如今的會澤,在全面脫貧奔向小康的致富路上走出了速度、走出了特色、走出了信心。他們的信念和勇氣來自哪里?他們的決心和力量來自哪里?
一場奔向美好生活的“大遷徙”
會澤縣西部新城規劃館中陳列的照片。中國文明網記者路弘 攝
走進會澤縣西部新城規劃館,一張張黑白相片,向人們述說著這里曾經的貧窮與苦難。作為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烏蒙山片區集中連片特困縣,會澤集山高、坡陡、谷深等特殊地理條件為一體,貧困面廣、貧困程度深、貧困人口多、脫貧難度大,是脫貧攻堅的難中之難、困中之困,是一塊名副其實的難啃的“硬骨頭”。
會澤縣西部新城規劃館中陳列的照片。中國文明網記者路弘 攝
為在全面小康的路上不掉隊,為徹底阻斷貧困代際傳遞,會澤縣作出了易地扶貧搬遷的重大戰略決策,以易地扶貧搬遷助推城鎮化,以城鎮化發展支撐脫貧攻堅,打響了一場“難在當代,利在千秋”的脫貧攻堅“上甘嶺”戰役。
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125個、搬遷安置10.5萬人、規劃建設安置房271棟,搬遷對象涉及20個鄉鎮(街道)、293個行政村、514個自然村……不到三年時間,會澤人民凝心聚力完成了一幅“十萬群眾進城、萬名干部會戰、解決千年貧困”的恢弘巨制。不得不說,這樣一次現代文明下的“大融合”“大遷徙”,堪稱壯觀、堪稱奇跡。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不能掉隊?!边@樣的承諾、這樣的要求、這樣的標準、這樣的目標,是鼓舞和激勵會澤作出引導十萬人搬遷進城重大戰略決策的根本動力和源泉。
要住好房子 更要過好日子
會澤縣西部新城規劃館。中國文明網記者路弘 攝
易地搬遷讓當地貧困群眾住上了好房子,但這只是脫貧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讓搬遷群眾過上好日子,真正融入新城、奔向小康,這才是最終目的。
為了做好易地搬遷的“后半篇文章”,解決好后續社會治理和管理難題,會澤縣提出了“一同步三破解”的工作思路,通過脫貧攻堅與精神文明建設同步,破解精神塑造難、融入發展難、穩定治理難等問題。在這“后半篇文章”里,精神的價值充分彰顯,文明的力量競相涌流。
走在會澤新城的大街小巷,處處都能感受到新城新貌、新人新象,文明的景致無處不在,文明的力量無時不有。
文明實踐,服務群眾
孩子們在會澤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里閱讀。中國文明網記者路弘 攝
“這里的圖書室每周末都會開放,我們很喜歡這里的書,每周末我們都會結伴來這里看書?!币蝗涸谛聲r代文明實踐中心里津津有味讀書的小學生們對記者說。
會澤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坐落于易地搬遷縣城安置點的中心地段,如今這里已成為新城區內最熱鬧、最繁華、群眾最愿意去的一處活動場所。中心建有新思想大講堂、文化小禮堂、愛心工作室、四點半課堂、文明銀行、愛心超市、快樂假期大本營等,每個月都會舉辦不同主題的實踐活動,真正實現了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
志愿服務,蔚然成風
志愿者教孩子們作畫。中國文明網記者路弘 攝
“四點半課堂”上,一名正在輔導孩子們畫畫的志愿者對記者說,她是一名幼兒園老師,常常利用業余時間來這里教孩子們畫畫,她很喜歡這份志愿工作。
志愿者教孩子們舞蹈。中國文明網記者路弘 攝
在會澤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隨處可見為群眾服務的志愿者身影。他們是一支關鍵隊伍,在推動易地搬遷群眾融入城市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會澤已有十萬余人加入了志愿服務隊伍,注冊志愿服務團隊489個,服務總時長91萬多小時,形成了“人人爭當志愿者”的良好氛圍。
理論宣講,深入人心
用身邊人說身邊事,是會澤開展理論宣講的重要特色。實踐中心和實踐所都建設了“新思想小廣播”,接地氣、聚人氣;“小燕子宣傳團”走村串戶,讓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勵志宣講”以榜樣的力量提升貧困群眾脫貧攻堅的精氣神。
群眾活動,提升素質
從農民向新市民的轉變,不僅僅是身份的轉變,更是思想觀念、生活方式、行為習慣、文明程度的綜合轉變。會澤通過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各類培訓和引導活動,幫助貧困群眾解決實際困難,推動新生活習慣養成,提高生活技能,提升文明素質和道德水平。
典型示范,引領風尚
會澤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中國文明網記者路弘 攝
通過開展“家風弘揚”“移風易俗”等實踐項目,創評“家族文明之星”“思想道德之星”“脫貧攻堅之星”,以典型示范培育文明新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教育引導群眾聽黨話、感黨恩、永遠跟黨走,引領群眾踐行時代新風尚。
脫貧只是第一步 更好的日子在后頭
脫貧致富的實踐過程不但是我們改造客觀世界、建設物質文明的過程,也是我們改造主觀世界、建設精神文明的過程。實踐證明,精神文明建設在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這場史無前例的戰役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搬出大山天地寬,“脫貧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還在后頭?!币屫毨в肋h成為歷史的回憶,就需要不斷發掘、培育、提升和傳播文明的力量。文明的力量在哪里?就在億萬群眾從擺脫貧困到全面小康的火熱實踐和幸福生活里。(記者:路弘)
吉林省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主辦
版權所有:吉林文明網